13084410201

3y体育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24-04-27 05:48:31

  年度经贸形势报告会是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遵国务院领导指示,为行业企业搭建的“解读国家政策、探寻发展机遇、倾听行业声音、反映企业诉求”的权威性、高层次、公益流平台。报告会于每年4月下旬邀请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就如何认真贯彻“两会”精神,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作专题报告,以帮助行业企业准确掌握政策、把握发展大局、科学正确决策。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深刻把握党中央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于4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2024年(第16届)经贸形势报告会。本届报告会邀请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张世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科学技术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邢怀滨,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戴希,分别就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进行了专题报告。图为2024年经贸形势报告会现场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名誉会长顾秀莲出席报告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主持会议。中国工经联执行副会长路耀华、熊梦、荣剑英,中国工经联主席团单位、理事单位、会员单位,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各省市工经联,中央企业及各地重点工业企业高管等千余人参加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张世昕对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展和成效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他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现平稳起步、良好开局。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将给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无限可能的市场机遇和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关于下一步工作重点,张世昕副秘书长指出,要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着手,扎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对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态势、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下一步工作重点作了详实精彩的报告。张云明副部长指出,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增长加快,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回暖,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全球产业布局调整重构加快。下一步,要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精准施策,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为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更大贡献。科学技术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邢怀滨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主题,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以及下一步科技创新工作部署作报告。邢怀滨副司长指出,十四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快速提升,加快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当前正处在将强未强、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要坚定不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农业强国与乡村振兴、区域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文化强国等方面,全面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邢怀滨副司长还提出,将围绕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进科学普及与营造创新文化、拓展国际合作与开放创新等方面,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以更高要求、更优策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发展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局局长戴希就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精彩发言。他指出,发展战新产业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国之大者、是筑牢产业链安全稳定、推进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的“责之重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一流的“企之要者”。中央企业作为国家队排头兵,战略性支撑作用持续强化,涉及到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比重逐年提升。未来,中央企业将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领域有一定控制地位的基础上,以战新产业资产倍增为目标,实现从基础到加速跃升的转变。他表示,将立足国资央企特色,充分发挥连接宏观经济和微观经营主体的独特优势,锚定目标、抓住关键,以优化产业结构、集聚产业要素、培育产业生态为抓手,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对于本次报告会,参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在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会议的召开具有非常强的指引作用。四位报告人的报告政治站位高、分析形势真实清晰、政策措施明确有力,有助于各行业企业认清宏观大局大势、指导发展规划、制定发展战略、应对机遇和挑战、增强发展信心。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4年5月,习在中央企业视察时首次提出了“三个转变”重要论断,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年来,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从制造到智造、从速度到质量,打通了一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绿色快车道”,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飞驰前行。在“三个转变”提出十周年之际,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智造未来”首场融媒体采访活动走进了国家能源集团及中建集团相关项目,实地探访央企绿色智能制造之路,探寻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央企力量。向“绿”而生智能运行守护绿水青山置身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国家能源集团乐东电厂,海风习习,椰林树影,碧海蓝天,满目苍翠,绿色环保理念体现在这座大型火电厂厂区的各个细节里。乐东电厂是海南省首家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电厂,为了更好地守护海南的绿水青山,精益求精树立燃煤电厂清洁运行的标杆,2018年该企业进行了机组环保提标改造,采用多项国内首创技术,实现了生产废水零排放、固体废渣全部回收利用。在氮氧化物排放处理方面,乐东电厂采用SCR提效改造工艺进行氮氧化物深度治理;在二氧化硫及粉尘处理方面,利用电厂高温燃烧优势,采用高含水率污泥直接与燃煤掺混燃烧实现对污泥的高温无害化处理。得益于超超低近零排放改造项目的实施,乐东电厂实现了机组“3个近零”排放:全过程粉尘污染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废水零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创了燃煤机组“超超低”近零排放的先河。据了解,乐东电厂近零排放改造项目研究与实施,突破了现有国家技术标准,制定的火电机组近零排放运行的技术措施,对大型燃煤发电机组清洁绿色运行起到了重要的科技创新示范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乐东电厂在保障绿色发电的同时,还拥有海南最大的海水淡化装置,利用其自身海水淡化系统优势,不仅可以解决厂区范围内全部的生产生活用水,还为周边村镇居民免费提供健康纯净的饮用水。此外,乐东电厂日处理能力达1200立方米的废水处理系统,还在协助莺歌海镇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用于周边瓜农灌溉用水,有效缓解过度使用地下水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积极履行企业责任辐射带动社会减排。同样位于海南的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国家能源集团作为该项目的主体实施单位之一,充分利用自身一体化发展优势,紧扣可再生能源利用、交通绿色化、建筑绿色化3个核心减碳领域,涵盖能源、交通、信息化、智慧化等多个方面,以透水沥青铺设的7个停车场,204台充电桩,66套智慧综合灯杆,100%覆盖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和停车场充电设施,构建了博鳌东屿岛光伏、微风、电化学储能、充电桩等多元素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全力推动绿色能源与建筑设计融合发展,打造近零碳示范样板,向全球展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技术和实践。凭“新”而变产业升级打造绿色样板在建造房子的现场,没有嘈杂的噪音,没有飞扬的粉尘,不受天气影响,也没有安全隐患,建筑工人们在厂房里精准地操控着机器,通过数字设计进行标准化施工建造,这就是模块化集成建筑的施工现场。在广东珠海,中国建筑旗下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以绿色智造赋能,正在加快提升建筑业绿色低碳智能化融合发展水平,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打造崭新的绿色样板。模块化集成建筑是装配式建筑4.0时代的核心技术,其在方案或施工图设计阶段,将建筑以建筑功能为依据进行划分,将每个功能单元拆分成多个空间单元模块,然后在工厂或生产线上,将多个构件和零部件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模块,再将多个模块运到现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物。该技术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将房屋建设90%以上的工序在工厂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有效降低碳排放,对于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绿色低碳发展和建筑业高质量转型意义重大。在中建海龙打造的全球跨度最大的模块化展厅里,数字化展示着北京市桦皮厂胡同8号楼“原拆原建”项目,这也是北京市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项目。该项目采用中建海龙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C-MiC),将整栋建筑科学规划为55个混凝土模块,将90%的建造施工从工地“搬进”工厂,施工现场通过可靠连接完成抗震设防烈度8度的完整建筑。工厂精益生产与现场智慧施工双线并行,同时解决节能减碳与现场运输与施工难题,将原本需要15个月的工期压缩至3个月,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居住问题。同样采用中建海龙C-MiC技术造房的还有深圳市华章新筑保障房项目。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5栋近百米高楼的精装交付,将为深圳市提供2740套人才租赁住房。这是国内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建设速度最快的高层保障房项目、首个BIM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的模块化建筑项目,也是广东省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示范项目。与传统建造工法相比,模块化集成建筑可有效提高建筑品质、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建筑集成、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降低劳务用工、降低质量隐患、降低安全风险、降低污染损耗,满足老百姓对“好房子”的需求。通过技术达成产业绿色升级的还有中国建筑旗下专业幕墙制造企业远东幕墙(珠海)有限公司。“远东幕墙系列”公司在全球累计承建超过1000座幕墙项目,从中东明珠迪拜的哈利法塔到东方之珠香港的中环美利道2号项目,远东幕墙通过科技赋能和自主创新,打造出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化智能供应链管理体系。同时,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绿色转型,远东幕墙聚焦光伏建材化,于2023年利用原有建筑条件,结合自主研发的光伏系列产品,对珠海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厂房屋面进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改造,自并网完成至当年年末9个月时间里,发电127.8万千瓦时,每月约14.2万千瓦时。并通过技术迭代、自主联合研发,推出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新型光伏建筑材料Light系列,兼顾发电功能和建材属性,为建筑提供完整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解决方案。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中建集团的建筑产品在项目实践中展现出的快速建造、经济高效、智慧集成、绿色环保等特点,已形成工业化、智慧化、绿色化的显著优势,成为助推新型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业低碳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器。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绿智建造,绿色建筑将逐步形成低碳规模效应。与时偕行天地宽。科技攻关,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绿色发展,让老百姓们安居乐业。当下,随着新质生产力的赋能,国资央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发展,必将推动更高标准体系的建立与推动,中国绿色智造也必然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撰稿:马语谦)

  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云南工业“新三样”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高于12月0.1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24.4%、连续21个月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云南工业“新三样”增长势头强劲,对规上工业增速贡献率合计达45%,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新动能。绿色铝产业。依托丰富的绿色能源、较大规模电解铝产能优势,加快推动绿色铝向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延伸产业链,持续打造“绿色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中铝、魏桥、神火、创新、中信戴卡、今飞等行业头部企业齐集云南发展,以文山、昭通、曲靖、红河、昆明、大理6个州市为重点发展区域,形成“铝资源电解铝铝合金铝加工铝应用”完整产业链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省建成电解铝产能600余万吨,在建项目全部建成后电解铝产能将达800余万吨,位居全国前列。持续推进“铝水不落地”,建设一批高端铝合金、铝箔、汽车轮毂、零部件等铝材加工项目,产能合金化率达到70%。2023年全省绿色铝成为新的千亿产业,达到1184亿元。今年一季度,电解铝产量增长33.6%,绿色铝产业增加值增长39.6%。绿色铝产业厚积薄发,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硅光伏产业。支持企业加速推进硅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布局。隆基楚雄生产基地成为全球主要单晶硅单体切片工厂;通威保山多晶硅项目成为居全球前列的多晶硅单体生产基地;晶科下线云南省首片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处于全国行业领先水平;宇泽半导体率先实现110微米210“小金砖”量产。目前全省建成多晶硅产能5万吨,通威二期、信义一期多晶硅项目即将投产。建成单晶硅产能120余GW,规模全国靠前。加快向下游延伸产业链,电池片和组件项目加快建设,延链强链效果明显。统筹推进硅光伏配套产业发展,坩埚项目同步建成,昭通旗滨光伏玻璃项目首条产线即将投产,将填补云南光伏玻璃产品空白。2023年,全省硅光伏产业实现产值1094亿元,增加值增长36.7%。今年一季度,硅光伏产业增加值增长38.4%,连续21个月保持25%以上增长,“光伏之都”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持续强化政策引导,深入开展精准招商,引入了正负极材料企业、上游配套企业、电池制造龙头企业落地云南发展。推动产业链加快向电芯、储能电池环节延伸,目前全省已建成正极材料60余万吨、负极材料40余万吨、消费电池2.5GWh、储能电池9GWh,动力电池项目加快建设,铜箔、铝箔、补锂剂、电池回收利用等一批配套项目相继建成,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基本形成。2023年,产业总产值达333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9%。今年一季度,克服产品价格下跌、市场需求放缓等不利因素影响,新能源电池产业扭负为正,同比增长3.1%,比12月份加快15.4个百分点。下一步,云南省各相关单位和企业将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持续推进中国“绿色铝谷”“光伏之都”、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建设,持续巩固提高云南工业“新三样”产业竞争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全省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今年一季度,宁夏国资委认真贯彻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以及宁夏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的年度经营目标,大力指导全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多措并举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全区国资部门监管和统计资产企业延续去年回升向好趋势,开局良好。13月,全区国资部门监管和统计资产企业呈现资产总额、净资产、已交税费、增加值、研发经费投入、资产负债率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五增一降”态势,资产总额1.16万亿元、净资产3831.27亿元,分别增长1.7%、3.3%;完成增加值162.01亿元、已交税费51.92亿元,分别增长2.9%、0.6%;研发经费投入1.22亿元,同比增长1.6倍;资产负债率(不含金融企业)51.9%,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4月22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奇一行深入“中国锯床之都”缙云县,对当地的机械企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调研。此次考察旨在深入了解缙云机械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产业集群未来发展方向,并为推动当地机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李奇副会长一行首先来到了浙江锯力煌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工艺、产品研发以及市场销售等情况。作为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锯床分会理事长单位,锯力煌始终致力于机械锯切加工技术与解决方案的创新,率先将现代企业制度、竞争和激励机制引入到企业科研开发之中,打造完整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为缙云机械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随后,在浙江晨龙锯床股份有限公司,李奇副会长详细了解了企业建设国家级绿色低碳工厂的发展历程。据介绍,晨龙锯床是一家集高端智能锯切成套装备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年产万台带锯床的综合生产能力。在设备设施方面,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智能化改造,以提升能源利用率。目前该企业正在全力打造数字化车间,创建了能源管理中心,实现了能源在线监测。李奇副会长对晨龙在技术创新、智能化改造和市场拓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企业继续加大研发力度,继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此外,李奇副会长还参观了浙江畅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畅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高端拉床、数控专用机床、机器人集成智能化成套装备研制,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拉床成套装备提供商。作为全球前3强汽配企业的装备供应商,成功实现中国高档装备出口欧美。李奇副会长对畅尔高端装备替代进口表示赞赏,并希望企业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行业进步。在考察过程中,李奇会长还与缙云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益,缙云县委常委、壶镇镇党委书记李宣及浙江汉达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应志达等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强调,机械产业是缙云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机械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机械产业的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此次考察调研的几家企业是当地有代表性的企业,各具特色,让李奇副会长对缙云机械产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推动机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缙云机械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在考察结束之际,李奇副会长表示将继续关注缙云机械产业的发展动态,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缙云机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他也希望缙云县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机械产业的繁荣发展。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产业与市场研究所所长田付新等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考察调研。(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为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白、中俄机械行业对接合作,助力中国机械联会员企业进一步拓展欧亚经济联盟市场,搭建企业间国际贸易和投资桥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拟于2024年8月中下旬组团赴白俄罗斯、俄罗斯考察,开展产业交流和对接。现将活动通知发布如下。诚邀各单位踊跃报名参加此次出访团组!点击此处下载报名表:参团报名表.doc

  4月18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在江津区举行。受重庆市人民政府的邀请,叶定达总经济师代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协同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负责人参加了开工活动。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宣布项目开工并与参加活动的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作为重庆市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集聚了国家级开放平台、核心物流枢纽、先进制造业集群等重要功能,是促进成渝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服务国家战略腹地的重要抓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大标志性项目。(中国机械联行业发展部)

  年度经贸形势报告会是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遵国务院领导指示,为行业企业搭建的“解读国家政策、探寻发展机遇、倾听行业声音、反映企业诉求”的权威性、高层次、公益流平台。报告会于每年4月下旬邀请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就如何认真贯彻“两会”精神,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作专题报告,以帮助行业企业准确掌握政策、把握发展大局、科学正确决策。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深刻把握党中央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于4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2024年(第16届)经贸形势报告会。本届报告会邀请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张世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科学技术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邢怀滨,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戴希,分别就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进行了专题报告。图为2024年经贸形势报告会现场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名誉会长顾秀莲出席报告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主持会议。中国工经联执行副会长路耀华、熊梦、荣剑英,中国工经联主席团单位、理事单位、会员单位,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各省市工经联,中央企业及各地重点工业企业高管等千余人参加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张世昕对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展和成效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他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现平稳起步、良好开局。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将给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无限可能的市场机遇和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关于下一步工作重点,张世昕副秘书长指出,要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着手,扎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对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态势、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下一步工作重点作了详实精彩的报告。张云明副部长指出,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增长加快,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回暖,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全球产业布局调整重构加快。下一步,要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精准施策,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为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更大贡献。科学技术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邢怀滨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主题,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以及下一步科技创新工作部署作报告。邢怀滨副司长指出,十四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快速提升,加快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当前正处在将强未强、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要坚定不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农业强国与乡村振兴、区域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文化强国等方面,全面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邢怀滨副司长还提出,将围绕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进科学普及与营造创新文化、拓展国际合作与开放创新等方面,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以更高要求、更优策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发展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局局长戴希就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精彩发言。他指出,发展战新产业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国之大者、是筑牢产业链安全稳定、推进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的“责之重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一流的“企之要者”。中央企业作为国家队排头兵,战略性支撑作用持续强化,涉及到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比重逐年提升。未来,中央企业将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领域有一定控制地位的基础上,以战新产业资产倍增为目标,实现从基础到加速跃升的转变。他表示,将立足国资央企特色,充分发挥连接宏观经济和微观经营主体的独特优势,锚定目标、抓住关键,以优化产业结构、集聚产业要素、培育产业生态为抓手,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对于本次报告会,参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在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会议的召开具有非常强的指引作用。四位报告人的报告政治站位高、分析形势真实清晰、政策措施明确有力,有助于各行业企业认清宏观大局大势、指导发展规划、制定发展战略、应对机遇和挑战、增强发展信心。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4年5月,习在中央企业视察时首次提出了“三个转变”重要论断,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年来,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从制造到智造、从速度到质量,打通了一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绿色快车道”,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飞驰前行。在“三个转变”提出十周年之际,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智造未来”首场融媒体采访活动走进了国家能源集团及中建集团相关项目,实地探访央企绿色智能制造之路,探寻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央企力量。向“绿”而生智能运行守护绿水青山置身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国家能源集团乐东电厂,海风习习,椰林树影,碧海蓝天,满目苍翠,绿色环保理念体现在这座大型火电厂厂区的各个细节里。乐东电厂是海南省首家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电厂,为了更好地守护海南的绿水青山,精益求精树立燃煤电厂清洁运行的标杆,2018年该企业进行了机组环保提标改造,采用多项国内首创技术,实现了生产废水零排放、固体废渣全部回收利用。在氮氧化物排放处理方面,乐东电厂采用SCR提效改造工艺进行氮氧化物深度治理;在二氧化硫及粉尘处理方面,利用电厂高温燃烧优势,采用高含水率污泥直接与燃煤掺混燃烧实现对污泥的高温无害化处理。得益于超超低近零排放改造项目的实施,乐东电厂实现了机组“3个近零”排放:全过程粉尘污染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废水零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创了燃煤机组“超超低”近零排放的先河。据了解,乐东电厂近零排放改造项目研究与实施,突破了现有国家技术标准,制定的火电机组近零排放运行的技术措施,对大型燃煤发电机组清洁绿色运行起到了重要的科技创新示范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乐东电厂在保障绿色发电的同时,还拥有海南最大的海水淡化装置,利用其自身海水淡化系统优势,不仅可以解决厂区范围内全部的生产生活用水,还为周边村镇居民免费提供健康纯净的饮用水。此外,乐东电厂日处理能力达1200立方米的废水处理系统,还在协助莺歌海镇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用于周边瓜农灌溉用水,有效缓解过度使用地下水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积极履行企业责任辐射带动社会减排。同样位于海南的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国家能源集团作为该项目的主体实施单位之一,充分利用自身一体化发展优势,紧扣可再生能源利用、交通绿色化、建筑绿色化3个核心减碳领域,涵盖能源、交通、信息化、智慧化等多个方面,以透水沥青铺设的7个停车场,204台充电桩,66套智慧综合灯杆,100%覆盖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和停车场充电设施,构建了博鳌东屿岛光伏、微风、电化学储能、充电桩等多元素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全力推动绿色能源与建筑设计融合发展,打造近零碳示范样板,向全球展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技术和实践。凭“新”而变产业升级打造绿色样板在建造房子的现场,没有嘈杂的噪音,没有飞扬的粉尘,不受天气影响,也没有安全隐患,建筑工人们在厂房里精准地操控着机器,通过数字设计进行标准化施工建造,这就是模块化集成建筑的施工现场。在广东珠海,中国建筑旗下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以绿色智造赋能,正在加快提升建筑业绿色低碳智能化融合发展水平,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打造崭新的绿色样板。模块化集成建筑是装配式建筑4.0时代的核心技术,其在方案或施工图设计阶段,将建筑以建筑功能为依据进行划分,将每个功能单元拆分成多个空间单元模块,然后在工厂或生产线上,将多个构件和零部件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模块,再将多个模块运到现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物。该技术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将房屋建设90%以上的工序在工厂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有效降低碳排放,对于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绿色低碳发展和建筑业高质量转型意义重大。在中建海龙打造的全球跨度最大的模块化展厅里,数字化展示着北京市桦皮厂胡同8号楼“原拆原建”项目,这也是北京市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项目。该项目采用中建海龙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C-MiC),将整栋建筑科学规划为55个混凝土模块,将90%的建造施工从工地“搬进”工厂,施工现场通过可靠连接完成抗震设防烈度8度的完整建筑。工厂精益生产与现场智慧施工双线并行,同时解决节能减碳与现场运输与施工难题,将原本需要15个月的工期压缩至3个月,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居住问题。同样采用中建海龙C-MiC技术造房的还有深圳市华章新筑保障房项目。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5栋近百米高楼的精装交付,将为深圳市提供2740套人才租赁住房。这是国内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建设速度最快的高层保障房项目、首个BIM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的模块化建筑项目,也是广东省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示范项目。与传统建造工法相比,模块化集成建筑可有效提高建筑品质、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建筑集成、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降低劳务用工、降低质量隐患、降低安全风险、降低污染损耗,满足老百姓对“好房子”的需求。通过技术达成产业绿色升级的还有中国建筑旗下专业幕墙制造企业远东幕墙(珠海)有限公司。“远东幕墙系列”公司在全球累计承建超过1000座幕墙项目,从中东明珠迪拜的哈利法塔到东方之珠香港的中环美利道2号项目,远东幕墙通过科技赋能和自主创新,打造出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化智能供应链管理体系。同时,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绿色转型,远东幕墙聚焦光伏建材化,于2023年利用原有建筑条件,结合自主研发的光伏系列产品,对珠海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厂房屋面进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改造,自并网完成至当年年末9个月时间里,发电127.8万千瓦时,每月约14.2万千瓦时。并通过技术迭代、自主联合研发,推出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新型光伏建筑材料Light系列,兼顾发电功能和建材属性,为建筑提供完整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解决方案。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中建集团的建筑产品在项目实践中展现出的快速建造、经济高效、智慧集成、绿色环保等特点,已形成工业化、智慧化、绿色化的显著优势,成为助推新型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业低碳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器。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绿智建造,绿色建筑将逐步形成低碳规模效应。与时偕行天地宽。科技攻关,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绿色发展,让老百姓们安居乐业。当下,随着新质生产力的赋能,国资央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发展,必将推动更高标准体系的建立与推动,中国绿色智造也必然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撰稿:马语谦)

  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云南工业“新三样”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高于12月0.1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24.4%、连续21个月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云南工业“新三样”增长势头强劲,对规上工业增速贡献率合计达45%,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新动能。绿色铝产业。依托丰富的绿色能源、较大规模电解铝产能优势,加快推动绿色铝向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延伸产业链,持续打造“绿色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中铝、魏桥、神火、创新、中信戴卡、今飞等行业头部企业齐集云南发展,以文山、昭通、曲靖、红河、昆明、大理6个州市为重点发展区域,形成“铝资源电解铝铝合金铝加工铝应用”完整产业链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省建成电解铝产能600余万吨,在建项目全部建成后电解铝产能将达800余万吨,位居全国前列。持续推进“铝水不落地”,建设一批高端铝合金、铝箔、汽车轮毂、零部件等铝材加工项目,产能合金化率达到70%。2023年全省绿色铝成为新的千亿产业,达到1184亿元。今年一季度,电解铝产量增长33.6%,绿色铝产业增加值增长39.6%。绿色铝产业厚积薄发,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硅光伏产业。支持企业加速推进硅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布局。隆基楚雄生产基地成为全球主要单晶硅单体切片工厂;通威保山多晶硅项目成为居全球前列的多晶硅单体生产基地;晶科下线云南省首片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处于全国行业领先水平;宇泽半导体率先实现110微米210“小金砖”量产。目前全省建成多晶硅产能5万吨,通威二期、信义一期多晶硅项目即将投产。建成单晶硅产能120余GW,规模全国靠前。加快向下游延伸产业链,电池片和组件项目加快建设,延链强链效果明显。统筹推进硅光伏配套产业发展,坩埚项目同步建成,昭通旗滨光伏玻璃项目首条产线即将投产,将填补云南光伏玻璃产品空白。2023年,全省硅光伏产业实现产值1094亿元,增加值增长36.7%。今年一季度,硅光伏产业增加值增长38.4%,连续21个月保持25%以上增长,“光伏之都”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持续强化政策引导,深入开展精准招商,引入了正负极材料企业、上游配套企业、电池制造龙头企业落地云南发展。推动产业链加快向电芯、储能电池环节延伸,目前全省已建成正极材料60余万吨、负极材料40余万吨、消费电池2.5GWh、储能电池9GWh,动力电池项目加快建设,铜箔、铝箔、补锂剂、电池回收利用等一批配套项目相继建成,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基本形成。2023年,产业总产值达333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9%。今年一季度,克服产品价格下跌、市场需求放缓等不利因素影响,新能源电池产业扭负为正,同比增长3.1%,比12月份加快15.4个百分点。下一步,云南省各相关单位和企业将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持续推进中国“绿色铝谷”“光伏之都”、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建设,持续巩固提高云南工业“新三样”产业竞争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全省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今年一季度,宁夏国资委认真贯彻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以及宁夏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的年度经营目标,大力指导全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多措并举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全区国资部门监管和统计资产企业延续去年回升向好趋势,开局良好。13月,全区国资部门监管和统计资产企业呈现资产总额、净资产、已交税费、增加值、研发经费投入、资产负债率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五增一降”态势,资产总额1.16万亿元、净资产3831.27亿元,分别增长1.7%、3.3%;完成增加值162.01亿元、已交税费51.92亿元,分别增长2.9%、0.6%;研发经费投入1.22亿元,同比增长1.6倍;资产负债率(不含金融企业)51.9%,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为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白、中俄机械行业对接合作,助力中国机械联会员企业进一步拓展欧亚经济联盟市场,搭建企业间国际贸易和投资桥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拟于2024年8月中下旬组团赴白俄罗斯、俄罗斯考察,开展产业交流和对接。现将活动通知发布如下。诚邀各单位踊跃报名参加此次出访团组!点击此处下载报名表:参团报名表.doc

  2024年4月22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专家委)副主任陈斌,专务委员蔡惟慈、杨学桐一行到北京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石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北石公司董事长李显义热烈欢迎专家委一行并陪同调研。中国机械联专家委调研组参观了中国石油高端井下工具及随钻仪器产业化基地、柔性研发试验加工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中国石油顶部驱动钻井技术装置生产线,详细了解中国石油高端技术装备及科技创新成果。座谈交流会上,李显义董事长、陈业生总经理介绍了北石公司发展情况、核心优势、科改工作及未来发展规划。专家委委员专家与北石公司开展了深入交流,对公司在油气勘探开发设备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以及在科技创新、服务型制造、管理机制创新、精益生产等方面开展的积极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关注问题、未来发展路径等提出了参考建议。蔡惟慈专务委员从产品特色、市场化改革、传统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并提出了3点希望。陈斌副主任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石油石化装备领域是机械工业14大行业之一,为机械工业经济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北石公司继续开拓进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他表示,中国机械联专家委将积极发挥智库作用,持续关注机械行业优质企业的发展状况,加强与行业企业和会员单位的交流三亿体育,为行业企业做好服务工作,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北石公司副总经理张国田、米凯夫陪同调研。中国机械联专家委委员张冠军、佟晓辉、侯睿、杜旭东、惠明,专家林松、张莉、王漪、田利芳,以及中国机械联副秘书长佘伟珍、行业发展部(专家工作部)、国际合作部、统计与信息工作部等有关同志参加调研。(中国机械联行业发展部)

  各有关单位:为不断提高承压设备理化检验人员业务能力,我会分别于2023年10月22日-11月9日、10月16日-20日于无锡、上海举办了承压设备一、二、三级理化检验人员培训班,共184人次考核合格。现将培训考核合格人员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证书另发。附件:承压设备理化检验人员培训考核合格获证人员名单(2023年第二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23年11月29日以下为通知全文:

  今年一季度,云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1.86亿元,同比增长4.6%。总的来看,一季度,云南省扎实做好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实现良好开局。2月,云南省政府出台《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从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不断激发消费潜力、争创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营主体提质增量等7个方面提出28条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巩固和增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稳住基本盘,抓住发力点。春节收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2024年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擂响新一年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战鼓。今年一季度,从供给看,全省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特色经济作物量效齐增,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苗情长势好于去年同期,蔬菜、水果、茶叶、鲜切花产量分别增长4.7%、7.8%、4.2%、20%。工业生产支撑有力,卷烟结构持续优化,能源工业较快增长,增速达到7.5%,较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服务业高速增长,特别是8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4%,较去年同期提高15.5个百分点。从需求看,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投资增长17.9%,是2023年8月以来最高增速,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1.7%,工业、农业、旅游业等重点行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消费保持稳定,升级类产品消费加快。旅游延续良好势头,外贸进出口逐步好转,外贸企业户数持续增加,边民互市进出口连续21个月较快增长。从区域发展看,8个州(市)经济增长回升向好,文山、丽江、曲靖、红河、楚雄、大理等6个州(市)经济增速高于全省;11个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正增长,其中5个州(市)增速达到两位数,各州(市)在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上形成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为云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一季度4.6%的增速,是结构优化的4.6%,也是发展动能转化的4.6%,充分体现了云南工业由传统产业拉动向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双轮驱动”转变的蓬勃发展态势。全省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加速聚集,高端制造发展加快,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据了解,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1%、21.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4.7、16.3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增势迅猛,1至2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分别增长141%、38.7%。高科技产品消费高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智能手机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9.5%、17.4%、23.8%。云南省上下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抢抓产业发展新赛道,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高于1至2月0.1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24.4%,连续21个月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云南工业“新三样”增长势头强劲,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贡献率合计达45%,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新动能。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省各州(市)挖潜力、育增量、上项目、兴产业,保持了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楚雄市坚持项目支撑,开辟投资驱动新赛道,全力推进滇中楚雄科创城、天然气发电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推进宇泽三期20GW拉棒和22GW切片等重大产业项目,实现川至600吨母合金8万只石英坩埚、龙川江万亩良种育繁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一季度集中开工重大产业项目51个。据介绍,一季度,楚雄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06亿元,同比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实现园区营业收入317.2亿元,增长10.5%。发展活力更加充沛今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继续高位推进产业强省建设,一季度计划开工的591个重大产业项目中,截至目前已有400余个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对产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形成有力支撑。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交通、水利投资后增长10.4%;产业投资快速增长;能源以外工业、能源工业、农业、旅游、数字经济5个产业行业全部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合计拉动全省投资增长6.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4%,占比达30.8%,为2013年以来最高增速,成为拉动全省投资增长的第一动力。产业民间投资增长32.4%、占全部民间投资的比重达64.8%。东西部协作更加密切,承接产业转移综合能力持续增强,一批重点行业头部企业落地,开放发展更具活力。在新能源等项目拉动下,全省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增速达到12%。今年以来,全省新增入库能源项目185个,计划总投资超过250亿元,其中新能源项目111个,计划总投资超过165亿元。截至3月底,在库在建能源项目个数同比增加227个,同比增长40%;新开工项目增加74个,同比增长130%,为能源投资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4月18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在江津区举行。受重庆市人民政府的邀请,叶定达总经济师代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协同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负责人参加了开工活动。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宣布项目开工并与参加活动的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作为重庆市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集聚了国家级开放平台、核心物流枢纽、先进制造业集群等重要功能,是促进成渝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服务国家战略腹地的重要抓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大标志性项目。(中国机械联行业发展部)

  四月的山西春光和煦、风景宜人,4月23日,徐念沙书记、会长到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大运之城山西省运城市考察调研。徐书记首先到运农滴滴农机联合社考察调研,详细了解了农业生产和农机服务的创新模式和新质发展,询问了从设立以来发展的情况、经营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统一经营,专业化服务新路径,“一统九代”服务新模式以及土地银行的创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许。随后徐书记考察了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对该公司的转型发展、经营状况、产学研结合进行了深入了解,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成套解决方案、服务各地政府的应急和民生服务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在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徐书记组织召开了农机产销合作座谈会,运城市境内运农滴滴农机联合社、芮城东恒农机合作社、王学家庭农场、翔垣畅农机专业合作社、盐湖区金乐服务专业合作社等负责同志对农业生产、农机运维以及存在的困难问题等一一做了汇报。徐书记指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及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要积极对接和响应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在农机以旧换新、购机补贴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积极向有关部委反映,尽可能把大家的诉求和建议进行反馈。最后,徐书记来到了大运集团有限公司,听取了大运集团从摩托车到商用车再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参观了大运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现场观摩了大运远航系列新能源乘用车最新车型,对大运汽车的转型发展提出了希望。考察调研期间,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会见了徐书记。运城市副市长刁海鹏、市委副秘书长郭江峰以及运城市委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农机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赵剡水执行副会长、中国机械联质量工作部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考察调研。(中国机械联质量工作部)

  4月21日,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在贵阳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经济师叶定达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在新能源汽车及旅游装备专题对接活动上致辞。叶定达总经济师指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认真贯彻落实习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始终秉承“四个服务”办会理念,积极参与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助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旅游目的地,为新能源汽车、旅游装备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力的支撑。下一步,中国机械联将发挥熟悉行业、了解企业的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贵州省机械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推进产业转移和创新发展,为贵州以及全国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中国机械联行业发展部)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推进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 柳工承办中国机械政研会第十一次会员大会

  4月23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机械工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十一次会员大会在广西柳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机械行业企事业单位、机械职业教育领域的165名代表参会。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机械政研会第十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国机械政研会章程及修改议案》和《中国机械政研会第十届理事会财务报告》,并进行了第十一届理事会及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选举。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书记、会长徐念沙给大会发来贺信,中国政研会联络部主任王毅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薛一平,党委常委赵驰参加会议,广西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覃彦瑞,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海洋,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津等同志到会祝贺。王毅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中国机械政研会在行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取得的成绩,并深刻分析了机械行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希望中国机械工业政研会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在推动机械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面推进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更大贡献。郑津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郑津表示,近年来,柳工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牢记习对柳工的殷切嘱托,以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柳工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柳工坚持在深化改革中抓好党的建设,激活党建红色引擎;坚持文化与战略的协同,讲好中国企业故事;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业务、融入经营、融入改革,助推柳工改革创新发展。未来,柳工将继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为推动机械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贡献力量,共同书写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大会审议通过了赵驰同志代表中国机械政研会第十届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通过了《中国机械政研会章程及修改说明》和《中国机械政研会第十届理事会财务报告》。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十一届理事会及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机械联合会原会长王瑞祥同志,现任书记、会长徐念沙同志当选名誉理事长。会议通过于清笈、赵驰两位同志为理事会顾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书记、监事长薛一平同志当选为第十一届理事会会长,邝鸥同志当选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薛一平在发言中指出,在过去的五年里,赵驰理事长带领第十届理事会,紧紧依靠全体会员单位,不忘初心、齐心协力,在行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开拓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今后,中国机械政研会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并在内容上、方法上、形式上创新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准确把握政研会的职责定位,把握我国机械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遵循机械产业规律特点,助推新质思政体系建设。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突出研究成果的指导性、应用性、时效性,要拓宽宣传交流渠道,使会内会外党建成果共享、思政工作同行、文化建设融通;要以新思路新举措开创中国机械政研会工作新局面,凝心聚力推动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不辜负全体会员单位的期望和重托。会上,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家会员单位分别就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李于宁在交流会上从“坚定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担负新使命”“坚持守正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秉持开放包容,为中国制造走出去贡献柳工力量”三个方面分享柳工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和企业发展成效。他表示,今后,柳工将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与行业同仁共同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并将紧紧围绕“智慧”和“绿色”两大发展趋势,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化道路,为全球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与合作伙伴共赢未来,为推动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大会为2018-2023年度全国机械行业政治思想文化建设贡献榜、先锋榜和成果榜上榜单位颁发奖牌及证书,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获全国机械行业政研工作优秀单位,《以文化全面升级,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获全国机械行业政治思想文化建设创新成果二类成果奖。本次大会在柳州顺利召开,为机械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能、增添了新的活力,为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也是对柳州工业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对柳工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进步和全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助力。(文图柳工党委工作部中国机械政研会)

  4月18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薛一平在工作总部会见了来访的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王晔一行。双方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智能制造等内容进行了交流会谈。科技工作部相关同志参加了本次会议。薛一平副书记首先对王晔副区长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我国机械行业发展概况,介绍了我会在科技创新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同时回顾了与上海市共同开展的业务合作。王晔副区长对薛一平副书记的接待表示感谢,主要介绍了上海松江区在汽车、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优势领域开展的工作和重点企业取得的成果,希望能在中国机械联的支持下推动当地企业科技创新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会上,双方围绕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在推进区域发展,区内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中国机械联科技工作部)

  4月16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宋晓刚秘书长在工作总部会见了来访的南通市台办杨建主任一行。双方就推进两岸智能装备产业交流与合作事宜进行探讨,并重点就成立两岸(海门)机器人产业合作园区进行沟通。南通市台办副主任王猛、沈兵,海门区委副书记孙剑波,海门市台办、正余镇有关领导以及两岸企业家峰会智能装备组办公室主任高立红、副主任孙媛媛等参加会见。宋晓刚秘书长对杨建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近年来在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尤其是两岸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他表示,依托海门产业发展特色成立两岸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将有助于促进两岸业界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杨建主任对宋晓刚秘书长的接待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南通市在推动两岸合作方面的近况以及海门区在机器人及半导体、特高压装备等领域的优势和发展潜力。随后,海门区孙剑波副书记汇报了海门机器人产业合作园区的推进情况。他谈到,园区将按照“一园三片区”的空间布局,全力打造“开发区智能装备核心区”、“正余机器人制造示范区”以及“四甲特高亚装备引领区”,将其打造成两岸产业合作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样板。会上,双方就园区的定位与规划、推进和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杨建主任介绍,南通市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海门两岸机器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的建设,将为园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也希望继续得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及两岸企业家峰会的指导和支持。宋晓刚秘书长表示,中国机械联可以在制定产业规划、务实推进两岸企业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助力园区发展成为两岸机器人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机械联国际合作部)

  4月15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宋晓刚秘书长在工作总部会见了来访的西班牙驻华大使馆一等商务参赞方少龙(AlfonsoNoriegaGmez)一行。双方沟通了中西两国机械行业发展情况,并就未来双边交流与合作事宜进行了探讨。国际合作部孙媛媛副主任等参加会见。宋晓刚秘书长首先对方少龙参赞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随后介绍了中国机械行业概况以及2023年以来我国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特别是进出口情况,并且从历史沿革、会员网络、主要职能等方面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进行了简要介绍,特别是对外方比较关注的国际合作以及机器人业务板块进行了重点说明。方少龙参赞对宋秘书长的接待表示感谢,并主要介绍了西班牙机械工业发展现状。他谈到,西班牙是欧盟第4大和全球第15大经济体,机床、汽车、工业机器人、造船、航空以及生命科学等是其优势和重点产业。西班牙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经济体,双方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希望与中方加强合作。会上,双方针对两国机械行业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在诸多领域具有合作共赢的机会,尤其是在智能化、数字化及绿色转型方面,比如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为西班牙机械制造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西班牙机床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床市场之一,对高端数控机床和技术的需求持续增长,为西班牙机床及相关机械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此外,两国在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大有可为。宋秘书长在总结中谈到,中西两国机械工业契合度高、互补性强,为两国在机械工业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他表示,希望同西班牙驻华使馆经济商务处加强沟通与联系,增进相互了解,通过组织交流互访、开展企业务实对接等形式,携手为两国行业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他也热忱欢迎西班牙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中国机械联可以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服务。(中国机械联国际合作部)

  4月3日上午,徐念沙会长一行赴比亚迪西安草堂工业园调研,比亚迪陕西省总经理刘振宇等有关负责领导接待了调研组,中国机械联国际合作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徐念沙会长先后参观了焊接工厂、总装工厂以及新能源车静态展示和仰望U8车型浮水实验等,了解企业产业布局、技术研发、市场运营等情况,并与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就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2003年,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落户西安,目前在西安共设四大园区,分别是高新工业园、草堂工业园、庞关工业园、集贤工业园。此次调研的草堂工业园是比亚迪在西安地区最大的工业园区,拥有员工6万余人,主要承载了比亚迪宋、秦、海鸥、仰望U8等主流车型及轨道交通和电池的生产。(中国机械联行业发展部)

  4月2日上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一行赴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陕汽控股)调研。徐念沙会长先后参观了公司展厅、汽车总装配厂、天行健车联网体验中心等,了解了企业的技术研发、生产经营、市场竞争等情况,并与陕汽控股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相强等公司相关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徐念沙会长介绍了中国机械联基本情况和近期重点工作,以及中国机械联的“四个服务”办会理念,同与会人员就企业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陕汽控股规划总监、战略发展部部长王双峰以及运营管理部、党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曾参与接待。中国机械联国际合作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中国机械联行业发展部)